天问教育集团举办2023年语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2023/03/06 来源:集团新闻 点击: 6555

语妙绝伦 教研花开初春季

文以载道 同心掬得满庭芳

初春时节,天问教育集团举办了2023年语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来自高新区、夷陵区中小学200多名语文教师围绕语文教学策略探究和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等内容进行深入研讨。

集团董事、教学办主任伍月铭主持

 

活动现场,来自天问教育集团的6名教师,分别呈现了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的语文课。

小学组,周茜老师的《敕勒歌》和向晶雪老师的《民间故事》灵动而丰厚,让人眼前一亮。


周茜老师的《敕勒歌》教学善于创造情境,通过各地风景图和歌曲,激发学生的想象,在扎实的字词教学和丰富的诗歌朗读中,引领同学们走进敕勒草原,感受敕勒人民对家乡深沉的爱,并带领大家走出课本、回到生活,让同学们感知自己家乡——宜昌之美。



向晶雪老师的《民间故事》是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推荐阅读内容。向老师的课堂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在听歌猜故事、看图识故事、读书讲故事中将民间故事的四大特点——主旨美好、人物鲜明、情节反复、想象奇特娓娓道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读书。 


初中组,四位主讲教师则为观众展示了四节不同类型的高效课堂。



郝绍明老师的《植树的牧羊人》沿着文字铺就的道路,带领大家去见一位植树的牧羊人,三次相见,涤荡了一颗凡尘俗心,也让大家寻回了一双发现身边“牧羊人”的眼睛。 在这样朴素而不失巧思的引导下,于简单中抵达了惊喜。




王发双老师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就如同课文标题,让孩子们在一步又一步的概括中明晰故事内容,获得生活启迪。王老师灵敏地捕捉到学生互动中的关键字、词,并进一步提问、追问, 注重“情” 的启发和渲染,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中感受“化整为零,体会成就,达成目标”的魅力。




金宇老师《昆明的雨》犹如桂花般的清香,这股清香不仅仅来自于金老师声情并茂的语言组织,还来自于她对课文的解析都透出一种淡淡的悠悠的韵味。《昆明的雨》是一篇散文,金老师在整个课堂中紧紧抓住“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给大家展示了一堂富有“语文味”的语文课。





李宏玖老师的《昆虫记名著阅读从学生描述猜昆虫逐步引入阅读。 课堂上,李老师有针对性地引导阅读,并在阅读中能出示范例,引导学生运用方法仿照范例完成名片设计,使阅读真正有实效。在趣味阅读中品《昆虫记》的科学性、文学性、人文性。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同课堂展示不同的美,最终成就了我们的大美语文课堂。



拨云见日始得意,一树梅花一树春。六节优质课展示后,特邀三位天问名师现场评课。


在评价小学组两堂课时,天问名师姚双提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需要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整本书阅读要做到由课内到课外阅读,由单篇阅读到整本书阅读,由课外活动到课程内容。

周茜老师用名山大川的图片和歌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做到了“学习有主题,情境中有任务”。向晶雪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听音乐、讲故事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启发大家组织适宜的读书活动来激发师生读书热情。



天问首席教师代德凯评价说,郝绍明和王发双两位老师的课堂,做到了既有温度又有深度。“温度”包括课堂中老师的亲和度、学生的参与度和课程的整合度,而“深度”自然是文章主旨的挖掘与开发。两位老师的课堂语言都做到了靠近学生,让学生有幸福感和自豪感。

《植树的牧羊人》和《走一步,再走一步》共同指向人应该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两位老师在挖掘文本主旨时都做到了联系生活实际,让课堂有深度。同时,很好地把握了教学目标,并注重了思维的延展度。作为教师,应该和他们一样,享受教育带来的幸福。



结合研读语文新课标中的“变”与“不变”,天问名师王友现分享说:一、注重备课中的“大”与“小”。备课前想“大”,预设时聚“小”;心中存“大”,破读见“小”。既要综合思考单元教学目标,还要区分该单元几篇课文各自的侧重点。二、兼顾阅读中的“内”与“外”。阅读应做到取法课“内”和取材课“外”。三、练习时用好“笔”和用“口”,强调听说读写要结合。金宇老师《昆明的雨》对于汪曾祺语言的品析,李宏玖老师的〈《昆虫记》名著阅读〉教学给了我们生动的展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当天,湖北省特级教师、原宜昌市初中语文教研员、中学正高三级教师、天问教育集团督学李祖贵还带来一堂精彩的讲座——《一堂好课是怎样炼成的》。他指出,一堂好课的“四字诀”——大、深、快、活。即知识容量要大、思维层次要深、节奏推进要快、课堂气氛要活。


他强调,一堂好课可以磨砺自我,吸引学生,成就老师,每一个优秀的老师都是由一堂堂好课磨砺出来的。

现场,李老师列举了很多文言文教学中可以抓住一词带动全篇的例子:《三峡》的“趣”、《答谢中书书》的“美”、《记承天寺夜游》的“闲”、《湖心亭看雪》的“独”……

一堂好课的具体方向在哪里?李老师告诉大家:一是围绕主旨的发掘而展开;二是寻找好的切入口;三是拥有逻辑思辨的力量;四是具备灵动的教学方法。

最后,李老师呼吁大家,“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做幸福快乐的语文教育人!”


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宜昌市第八中学语文教师蔡世君颇为感慨地说,年轻教师缺乏的就是课堂上的一些教学经验,通过此次活动,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指明了今后教学的方向,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聚焦学生的需求,提高课堂的效率。

在每个语文教师心中,都有一个“上好一堂语文课”的梦。

活动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互研共讨,教学相长,不断碰撞出教学的火花,凝聚起育人的智慧,共同书写高质量教育的奋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