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生活•实践教育年会暨宜昌市劳动教育研讨会在天问召开
发布时间:2020/11/17 来源:集团新闻 点击: 8369


前言

11月14日,2020全国生活•实践教育年会暨宜昌市劳动教育研讨会在天问教育集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生活•实践教育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研讨。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博导、生活·实践教育发起人周洪宇教授做了生活•实践教育主题报告,并代表生活•实践教育研究院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生活•实践教育实验区、天问教育集团长乐天问书院生活•实践教育基地授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的5名专家学者就生活•实践教育的意义和实施模式作了专题报告。


通过视频直播连线,嘉宾们体验了长乐天问书院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五峰教育局、远安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和天问教师团队分享了各自生活•实践教育的特色,并与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等6所学校进行了经验交流。


缘起——在生活实践中践行“六力”


当天上午,2020全国生活•实践教育年会暨宜昌市劳动教育研讨会在天问教育集团开幕。本次年会由生活•实践教育研究院主办,宜昌市教育局承办,天问教育集团协办。


宜昌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覃照主持开幕式。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申国昌发表讲话。他介绍,生活•实践教育是周洪宇教授首创的教育理念,他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为理论源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实践育人重要教育论述,着力解决教育与生活脱离、学校与社会脱离、教学与实践脱离的现实问题。它经过了阳光教育、新全人教育、新人文教育的不同发展阶段,在2016年正式定名为生活•实践教育实验。2009年以来,已召开九届“阳光教育年会”和三届“生活•实践教育年会”。


宜昌市副市长赵芝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说,各位教育专家云集天问教育集团,特别是周洪宇教授亲临会议,调研和指导宜昌的教育工作,这是对宜昌教育工作的极大鼓舞和鞭策。周洪宇教授是我国教育界德高望重、令人尊敬的专家学者,他首先提出生活实践教育理论,首倡“让教育通过生活与实践创造美好人生”愿景,并身体力行予以推行之,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也是当前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具体行动。


为何如此重要的教育年会选在天问召开?


周洪宇教授说,天问学校办学有特色,有成绩,有影响,尤其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生活•实践教育理念方面,走在前列。希望能把会议的成果推广运用到今后研究实验中。


目前,天问已建成枝江天问生态农场、五峰长乐天问书院、秭归屈子书院三个生活•实践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实施生活•实践教育,促使学生自主发展。


现场,周洪宇教授代表生活•实践教育研究院,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生活•实践教育实验区、天问教育集团长乐天问书院生活•实践教育基地授牌。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实践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刘来兵先生,宣布大会开幕。


周洪宇教授做了《生活•实践教育:内涵、原理及意蕴》主题报告。

他强调实施生活•实践教育是为了解决教育与生活的脱节,学校与社会的脱节,教学与实践的脱节。生活·实践教育的内涵是教育源于生活与实践,教育通过生活与实践,教育为了生活与实践。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三大原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新时代下,生活·实践教育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六大原理:生活即学习,生命即成长,生存即共进,实践即教学,世界即学校,创新即未来。


生活•实践教育的意蕴:完善生活认知,突出主体意义性;践行实践育人,提高主体自觉性;联结知情意行,彰显主体完整性。


申国昌教授做了《让阳光普照每个孩子》主题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学校改进与评估中心主任杨朝晖做报告,主题是《日常生活文化变革的意义与路径》。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段文杰、西部(重庆)地质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左登琴分享《“生活·实践教育”践行模式探索》。


天有教育集团副总裁、总校长鲍成中分享《生活•实践教育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落地——校园小平台 实践大舞台

“这是我们的参观路线图,这是我们的小牛顿课程,这是我们的陶艺馆……”清晨,迎着明媚的阳光,大家来到高新天问小学。嘉宾们一路参观,孩子们逐一引导、介绍,并随机采访、拍摄。随后,第一时间新鲜出炉的新闻视频,在研讨会现场推送给各位专家,令大家备受感动。

这,正是天问教育集团多年来践行生活•实践教育的缩影。


“前期拍摄脚本、现场参观采访、后期播稿整理,贯穿了语文学科“听说读写”素养实践;构图、色彩、排版,呈现了美术学科艺术审美之构图实践;操控无人机航拍、应用手机软件剪辑,集合了科学信息技术学科动手实践……”高新天问小学校长胡菲介绍了“三位一体”“五育并举”“知行合一”的生活•实践教育体系探索路径。不仅如此,在天问学校,口风琴、小牛顿、陶艺等校本课程,创客、编织、小厨房、民乐团等社团活动,让孩子们人人参与、个个精彩。


走进天问国际幼儿园,童趣十足的特色课程馆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在中医馆,孩子们“望闻问切”、抓药、称药、包药、制药、煎药,一气呵成,在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在萝卜小镇,孩子们种萝卜、拔萝卜,并用眼睛观察用小手记录萝卜的生长过程, 制作萝卜美食。在创作乐园, 孩子们自主搭建的“港珠澳大桥”和宜昌“至喜长江大桥”,还搭建了长城、天安门、天问一号等具有中国元素的积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体验中得到锻炼,综合发展。


“学校重建操场啦!这个操场怎样从无变成有的呢?我们能不能研究一下呢?”来自大山深处的天问托管五峰长乐坪中小学的孩子们,也把她们的操场课程带到了现场。

一群小朋友在天问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研究小组,在观察记录操场修建的过程中,创新开发出了一系列操场课程,学到了材料知识、数学知识、环保知识和人文知识,锻炼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分享会上,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老师们观看。


申国昌教授竖指称赞:天问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办学理念先进,实践形式多样,堪称内地的样板学校!


深耕——实施“生活•实践”教育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热情的歌曲唱起来,手拉着手儿跳起来。”今年暑期的一场研学夏令营,让孩子们收获满满。他们把课程码书《童梦夏令营》带到了会场与嘉宾分享,还带领大家跳起了拖拉机舞,顿时嗨翻全场。

当天,位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的天问书院,孩子们正在进行有趣的团队拓展游戏活动。通过会议直播连线,与会嘉宾看到,同学们正喊着响亮的口号,开展活力四射的足球课程,团结协作能力非常好。还有意境悠远的根雕、栩栩如生的编织、袅袅余音的土家民乐、原滋原味的土家酒坊……八大课程馆一一呈现,馆馆不同,课课精彩。


天问教育集团三大“生活·实践”教育研学基地均位于风景优美、资源丰富的风景区附近,借助其地域优势及人文景观特点,课程各具特色:

五峰长乐坪天问书院依托于当地浓郁的土家文化、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设计了8大课程馆开发了50多项课程,包括自然资源生态课程、茶文化课程、生活实践课程、中药材课程、土家民俗文化课程、红色文化课程。


枝江天问生态农场围绕“农耕文化、水产养殖、平原种植”设计八大板块的60余个课程,包括农场游戏、农村礼仪、农场节气、农场种植等课程。


秭归天问屈子书院围绕“水电文化、脐橙文化、屈原文化”,设计有20余个课程。


让教育通过生活与实践创造美好生活。研讨会现场,天问教育集团总校长高正华和天问青年教师团队从开发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不断优化校外研学课程、精心设计实践基地课程等方面,分享了天问教育集团的生活•实践教育具体实施路径。


在天问,托育园、幼儿园开设了小小手工课程、小小艺术家课程等。去年12月,天问幼儿园的皮影戏已经玩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厅。


小学开展生活常识课程、生活中的变化课程和民俗文化课程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初中开设理财课程、环保课程、身边的物理、化学探究课程,引导学生主动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高中开设击剑、高尔夫、未来的职业规划等课程,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文化。


在实践的基础上,天问编辑了覆盖幼、小、初、高四个学段的校本教材,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生活力、学习力、实践力、自主力、合作力、创造力。


和分享团队的胡菲、胡春池、刘梦柔、王思琪等青年教师一样,如今,一大批85后、90后的青年教师,在生活·实践教育的淬炼中扛起责任、快速成长,已成为天问的中坚力量。


让师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太阳。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校长鲁照斌说,“来到天问,从校园看到了丰富的课程,从活动流程看到了师生良好的素质,从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看到了学校的教育活力。”


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校长黄美芳以《何——玉龙学校新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与实践研究》为题,从七个方面分享了“新生活教育”系列课程。


人间最动人的故事,莫过于成长的故事。武汉育才小学校长晏莉分享了《疫情中,武汉的生活教育故事》。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校长鲁照斌分享了《生活•实践教育理论的学校行动》。


武汉光谷实验中学谭小娟以《陶,我们曾经的生活》为题,分享了看得见的教育。


襄阳长春外国语学校校长管少英分享了《“生活•实践教育”理念与“创造力教育”的融合》。


远安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宋仕军分享了《三“动”并举,搭建身心灵绿色劳动“桥”》。


五峰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少华分享了《以生活•实践教育统合劳动教育、研学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宜昌市西陵区绿萝路小学副校长李绪明分享了《知行合一 五育融合》。


专家点赞——天问办学有特色,有成绩,有影响

周洪宇:

天问学校办学有特色,有成绩,有影响,尤其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生活•实践教育理念方面,走在前列,希望越办越好,成为全国生活•实践教育的排头兵。


申国昌:

天问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办学理念先进,实践形式多样,堪称内地的样板学校!


杨朝晖:

走进慕名已久的天问教育,真心感受它名不虚传。天问教育是先进的,因为它早把生活实践教育践行了多年;天问教育是鲜活的,因为它把教育落实在师生的生命生活中;天问教育是深入的,因为它把生活实践教育落实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之中,成为了日常生活的样态。天问教育是可学的,只要怀揣理想,笃行信念,自主发展,每个有追求的学校都可像天问一样,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